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、網絡和短信方式,編造虛假信息,設置騙局,對受害人實施遠程、非接觸式詐騙,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。現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呈抬頭趨勢,不法分子花樣百出,危害著廣大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。在此我們針對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羅列了以下內容,供消費者參考。
一、電信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手法及防范辦法
1、銀行卡異常消費詐騙
犯罪分子聯系受害人,稱受害人銀行卡出現異常消費,再冒充銀聯中心或公 安 民 警連環設套,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“安全賬號”或套取銀行賬號、密碼從而實施犯罪。
防范辦法:消費者對來歷不明的短信或電話需提高警惕,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銀行卡信息。
除銀行卡外,預付卡客戶也需注意不輕易向任何人透露卡號及密碼。
2、利用網上銀行實施詐騙
犯罪分子制作與銀行官網相似的“釣魚”網頁,盜取網銀信息后將賬戶資金取走。
防范辦法:在登錄銀行網頁時務必檢查是否是該銀行的官網,同時要保管好自己的網銀證書,避免在公用計算機上進行網上交易。
3、冒充領導、親友實施電信詐騙
犯罪分子以領導、親友的名義,編造事故、事件向受害人借錢,并要求匯到指定賬戶。
防范辦法:核實對方身份,及時與領導、親友聯系詢問,不輕易轉賬、匯款。
4、冒充網店客服詐騙
購物節是該類案 件的高發期,犯罪分子告知受害人訂單出現問題,需要重新激活,隨后通過聊天工具發送虛假激活網址,誘騙并盜取受害人銀行卡號及密碼。
防范辦法:不相信通過第三方軟件聯系的客服,遇到問題應當通過官方客服電話進行咨詢。
5、代 辦 信 用 卡詐騙
犯罪分子通過網站發布可辦理高額信 用 卡的廣告,一旦受害人與其聯系,犯罪分子以“手續費”、“中介費”、“保證金”等形式要求受害人連續轉款。
防范辦法:消費者辦理信 用 卡時要到正規銀行辦理,切勿輕易將個人資料透漏給陌生人。
6、投資返利詐騙
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具有“內部消息”,能賺取巨額利潤,投資將會獲得高回報。在投資初期,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,繼續追加投資后,致使消費者血本無歸。
防范辦法:投資理財前,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,多咨詢評估,做到深思熟慮,謹慎對待。警惕網絡上各類標榜“低投入、高收益、無風險”的投資理財項目,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,謹防被騙。
7、貸 款詐騙
犯罪分子稱其可為資 金 短 缺 者提供貸 款,月息低,無需擔保。一旦受害人信以為真,對方即以預付利息、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。
防范辦法:“無需抵押,當天放款”是犯罪分子常用的廣告語,建議市民盡量通過銀行等正規途徑辦理貸 款業務。
二、買賣賬戶,后果很嚴重
在電信網絡詐騙中,不法分子經常利用違法出 售的大量個人賬戶信息來實施犯罪,通過分散資金、迅速轉移等手法打亂資金交易路徑,阻礙公 安機關追查。
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,切勿貪圖小 便 宜出租、出借、出 售自己名下的銀行賬戶,這很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來從事非法活動,不僅會限制個人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便利性,影響征信記錄,更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,甚至承擔刑事責任。
如果消費者發現買賣銀行賬戶的犯罪行為,應及時向公 安機關舉報,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。
三、關于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和支付結算,消費者需要了解的
1、樹立充分的安全意識
注重保護個人隱私,在涉及身份證件號碼、銀行卡號等個人敏感信息時要慎重使用,如非必要,盡可能不透露。
切勿將自己的身份證件、銀行卡等轉借他人使用,禁止買賣個人銀行賬戶。
定期查詢對賬單,隨時了解賬戶資金變動情況。
盡量遠離不知名社交平臺涉及的互助類活動。
根據需要設置賬戶對外轉賬限額。
為網銀、手機銀行、社交軟件等設置不同的用戶名和密碼,并定期修改密碼。
不隨意丟棄刷卡簽購單、取款憑條、信 用 卡對賬單、快遞單等,重要單據不可隨意丟棄,以防不法分子撿拾后查看、抄錄、破譯個人金融信息。不在公眾平臺發布身份證、火車票、飛機票等票證照片。
消費者在購 買預付卡時也應選擇官方正規渠道。
2、養成謹慎的支付習慣
在收藏夾中保存開戶銀行提供的銀行網站地址,警惕釣魚網站。
不要相信任何索取短信驗證碼的短信,如有確切線索可判定為詐騙,請立即報警。
不要連接未知WIFI,以防連接不法分子的釣魚WIFI導致賬號密碼等信息被對方獲取;
電腦及智能手機應安裝并及時更新殺毒軟件及個人防火墻。
網上購物或支付時需要特別注意,在輸入信 用 卡和個人信息之前確認網站是否安全;網上購物時,優先選擇信譽良好的賣家。
盡量親自辦理金融業務,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 辦,謹防個人信息被盜或被移作他用。
最后,為了保障自身財產安全,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,妥善保管個人身份信息、賬戶信息、金融交易信息等,確保自己的個人金融信息等隱私信息不受侵害,共同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,共建美好生活。